关注:更多大学加入“复交南模式”意味着什么?
【资料图】
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发布2023年“强基计划”简章。其中,今年更多大学加入“复交南模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复交南模式”是什么?“复交南模式”即参照去年复旦、上交大、南大的模式——校测调整至高考后、高考出分前进行,所有报名成功的考生均可参加校测,高考出分后直接录取。这对于竞赛强但高考成绩较弱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教育部自2020年在部分高校启动“强基计划”试点,今年进入第四年。以往,强基考核大多在高考考完出分之后,也就是说,“强基计划”是以高考分数作为入围条件,考生必须过了分数线才有可能进入初试环节。今年更多高校改变了以往按照高考成绩入围校测的方式,所有报名成功的考生均可参加校测,这让高考成绩处于分数线边缘的考生也有翻盘的可能性,更有利于国家选拔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
此外,在招生简章上,记者也发现,部分高校进一步优化了校测形式,且更注重数学、物理等核心科目选才要求与报考专业的匹配度。如,湖南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取消“笔试”,考核“面试+体测”,设专业综合测试最低合格分数线为80分。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仅招收数学类、化学类和生物技术类3个专业,其中数学类专业从以往的仅根据高考成绩判定入围资格变更为入围成绩=高考文化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3,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比重,这也反映了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类专业对于学生数学基础的重视程度。而这与今年教育部重点对强基面试提出“要优化学校考核内容和形式,积极在面试中参考使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着重考查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特长、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质等”新要求相契合。可以看出,今年“强基计划”加深了对考生的知识拓展能力、学科专业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考查,致力于真正挖掘热爱基础学科的学生。 ☉本报记者 陈晓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