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的典故
祸起萧墙【huò qǐ xiāo qiáng】,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出自《论语·季氏》。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祸起萧墙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祸起萧墙的典故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是从孔子那里来的,他曾经教训他的两个学生。他说,子路、冉求,你们两个人在季家当辅相,(等于现在美国的基辛格),远人不服,(好像中东一直就不妥协,不服气,到处吃瘪。)而不能来也;人家不服你的气,你的政治道德无法使人信服,所以人家没有来结交纳好。在国内则弄得分崩离析、意见分歧,表面上看是整体的,内在很多因素是分裂的。大家离心离德,迟早要崩溃的。这种情形是守不住的,因为内部分崩离析,难以自保,只好向外发展,转移人家的视线,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孔子说,你们因为许多内政问题不能解决,于是只好用兵,在外面发动战争来转移内部的注意力。在我看来,你们很危险,季家最大的烦恼、痛苦、忧愁,不在颛臾这个边区的小国家,而是在萧墙之内,在季家自己兄弟之间。孔子说了这个话不久,后来季家兄弟果然发生了问题;所以后世内部发生祸乱,就用“祸起萧墙”这句话,在文学上典故,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
(相关资料图)
祸起萧墙解析
词目 祸起萧墙
发音 huò qǐ xiāo qiáng
释义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出处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示例 不照这么办法,恐~,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蔡东藩、许祸起萧墙典故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回)
祸起萧墙造句
1、一大家人个个心怀异志,终于祸起萧墙,发生财产纠纷。
2、封建时代,祸起萧墙的事时有发生。
3、隋朝末年皇帝昏庸,奸臣当道,以致祸起萧墙,终于步上灭亡之途。
4、他没想到祸起萧墙,在他们内部出现分裂。
5、最近爆发的盗领案,经查证竟是祸起萧墙,系由银行员工所为。
6、这个工作团队因为成员彼此互不信任,祸起萧墙,终于解散了。
7、这个家族之所以会没落,完全是祸起萧墙,家族成员不够团结所致。
8、不照这么办法,恐祸起萧墙,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
9、这位富豪死后,子孙因争夺财产,竟酿成命案,真是祸起萧墙啊!
10、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此所谓祸起萧墙之出处,却是道尽了大唐目下之窘境。
11、一旦祸起萧墙、党争伐异,前线将帅必定疑虑重重,覆亡无日矣!!……
12、祸起萧墙,伊于胡底!五湖倦客,秋思鲈鱼。
13、高堂健在,诸子辈羽翼丰满各自独立,亦难免煮豆燃箕祸起萧墙。
14、东汉末年,天灾不断,君皇无能,以至于祸起萧墙。
15、无心之祸起萧墙,万般无赖中山狼。
16、人族暗流涌动,相互倾轧,眼看祸起萧墙!就这样,三族均有内耗,相互忌惮,保持着极微妙的平衡!直到暮辰到来,所有一切都开始改变!
17、却不料祸起萧墙,张女美蓉屡屡纠缠,老爷无意看见,误解怪罪,谋杀无辜,负屈含冤深矣!但求你胡振仗义救我到底,终生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18、,根本与鲁仲连的进言无关,而是祸起萧墙的又一出闹剧。
19、祸起萧墙谁之过,神剑岂不识女神;八方风雨无凭处,忠心一片换莽生。
20、内则九龙张目,祸起萧墙,吏治不靖,朋党倾轧;外则西北狼烟,沙俄虎视,沿海倭贼,明裔反复。
21、大兴城中,君臣想猜,父子相忌,祸起萧墙。
22、谁说穿越一定金手指?谁说美男个个生扑?祸起萧墙,乐夫天命复奚疑?萧不是她的萧,奚……倒是确实灰溜溜。
23、清洗社会衰败和垂死的成分。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帝王也好,起义领袖也好,革命者也好,都自认是炎黄子孙,都声明要继承华夏遗产。谁也不想祸起萧墙,自挖墙脚。每当危机之秋,人人都争相救国。
猜你喜欢:
1.祸起萧墙典故
2.祸起萧墙的典故
3.历史典故:祸起萧墙
4.祸起萧墙的成语故事
5.祸从口出典故
6.祸从口出的典故
关键词: 祸起萧墙的典故